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龍虎少年隊 22 Jump Street

一直覺得這片應該不是很值得花時間看的電影
當然突然發現就消化一下

主要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兄弟一起做條子
然後一同出任務中間的信任的消失、不好的默契等等
劇情主要是都滿詼諧的小品發展
追蹤毒品來源混進校園重新扮演學生
好像之前星爺也有那麼一部片也類似(逃學威龍嗎?)
當然查寧是強壯勇猛熱血喜歡陽光的大男孩
另一位就是極端的反差腳色喜歡探索內心和感覺的人
對同一件事情如果發現了事實真相
有人選擇隱瞞(給朋友機會)
有人當然堅守原則(立即告發)
警匪成分佔不多
比較多就是美國校園劇的各式發展較為多數
這部片帶給我的主要就是
沒事多練身體
身體強壯一方面美觀
一方面打架很強~~~呵呵

怒火特攻隊 Fury 電影欣賞

在同事強烈推薦之下
一直在這時有空閒時間好好品味一下這部片

故事背景為美國軍隊在德國與德國軍隊作戰
主要任務就是支援受德軍包圍的其他軍隊
做解救任務及拖延消滅等任務
主要是一個只被訓練成打字員(60/min)的大兵(諾曼)
因緣際會加入到這台戰車的其中一員(擔任同軸機槍手)
而本性善良的他根本不能夠殺任何人

而主角小布再一次擄獲德國一民士兵
要他去殺掉這士兵(開導)
當然善良的人要做這種事情怎麼可能下得了手
於是當然就藉由諾曼之手殺掉此德國士兵
讓他知道這是殺人的感覺
然後他們後來攻陷了一個德國鎮
讓諾曼體驗轉大人的感覺


當然語言不通角度下藉由彈鋼琴或者...
掌紋算命之類蠱惑這得國民女之心
然後就關起門來做甜蜜的事情
之後同袍找到小布跟諾曼
當然很不爽的想要與這民女來一下
不過有感覺和沒感覺之間的關係
可不是想要就可以了
會忌妒和死人的
小布先從軟的方式看看同袍們能否將情緒緩和下來
不過有人可沒這麼容易就放過這行為(不照顧兄弟只獨享一人?)
讓我感覺真實世界中也常常上演
為什麼對他比較好、對我卻這麼吝嗇?
為什麼他可以犯錯、我卻容易被質疑?
不過當然後來這兩人之間的嫌疑在下一秒
是生? 是死? 當不知道情況下
很快就沒事了!
只是當然那德國小妞也就被莫名其妙的流彈打中房子一起陣亡了
而諾曼想要過去跟死去的她說說話也被攔住
真的是白目的隊友,連最後一面也不給見(戰爭真是殘酷)



小布在裡頭說道:

理想是和平
歷史是暴力

戰爭確實是如此
讓我聯想到現今的商場與職場
似乎好像也是這樣的發展
一定要玩到這樣嗎??
人就是喜好戰爭
只有少數人知道自己要多少就好
一般人總認為資源越多越好
也就是戰爭的起源思維(資源掠奪站)

當然故事一直發展下去
最後就只剩下諾曼存活
放棄、投降、繼續奮戰、投降、還是??
滿沉重的!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馬雲,說的話真精闢

馬總:做自己就好!
你人再好,
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
有人羡慕你,也有人討厭你,
有人嫉妒你,也有人看不起你。
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
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丟失自己的本性,
因為每個人都有原則和自尊!

別人嘴裡的你,不是真實的你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說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人生的路,要活出自我,活出自信。
“錢”離開人,廢紙一張;
人離開“錢”,廢物一個。
鷹,不需鼓掌,也在飛翔。
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
深山的野花,沒人欣賞,也在芬芳。
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盡心盡力。
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只需坦坦蕩蕩。
堅持,註定有孤獨彷徨,質疑嘲笑,也都無妨。

不管是自己創業,還是上班,請記住:

第一則:勤奮努力

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

第二則:自我進修

入一行, 先別惦記著能賺錢, 先學著讓自己值錢。

第三則:認清現狀

沒有哪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

第四則:學會受氣

幹工作,沒有哪個是順利的,受點氣是正常的。

第五則:充實自我

賺不到錢,賺知識;
賺不到知識,賺經歷;
賺不到經歷,賺閱歷;
以上都賺到了 就不可能賺不到錢。

第六則:態度正確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工作態度,才能有職業高度。

第七則:做事果斷

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本該拼搏的年紀,卻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想要成功,送你一個字:幹 !

在這搶錢的時代裡,未來這6種人最容易賺錢,
一定要多結交這樣的朋友:

1、頭腦靈活的人

讀書學習好與壞與做生意賺錢完全是兩碼事,
書讀的好,生意不一定做得好,
做生意需要頭腦靈活多變,想到就要做到。

2、效率高地人

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很強的人,
一旦有賺錢的生意馬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
要付諸於行動,敢做、敢幹,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會。

3、不安於現狀,不斷努力的人

“一天三頓飽,老婆孩子熱炕頭”,
一輩子捧著“鐵飯碗”的人,永遠沒有賺錢的機會,
“夠用就行,要那麼多錢幹嘛“
這句話是那些賺不到錢的人聊以自慰的“名言”。

4、真正受過窮的人

就像“貌不驚人“的男人一心一意的
追求漂亮的女孩往往能成功一樣,
受窮的人因為感受到了貧窮的切膚之痛,
而愈有賺錢的欲望和精神。 

5、有人生財富目標的人

一個人單調的上下班,把固定的工資存在銀行,
年復一年,到頭來也攢不了很多錢。
想賺大錢就要立志經商,而且目標也要水漲船高,
選定10萬、20萬、100萬為奮鬥目標,
擁有一千萬才算是富翁。 

6、很有自信心的人

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有信心,
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最棒的,
這樣您就能把自己最大的潛能發揮出來,
“信念”是通向經商致富路上的指明燈。


六句話,告訴你生活的藝術:

1,顧家

人窮的時候,要少在家裡,多在外面。
富有的時候,卻要多在家裡,少在外面。
這就是生活的藝術。

2,家人才是你最該花錢的人

人窮得時候,錢要花給別人,
富的時候,錢要花給親人和愛人!
很多人,都做顛倒了。

3,學會捨得

人窮的時候,不要計較,對別人要好,
這叫人窮志不窮。
富的時候,要學會讓別人對自己好。
自己對別人更好。學會捨得!
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很少人能夠明白。

4,真正的富有不在表面

窮的時候一定要大方,
富的時候,就不要擺闊了。
生命已經恢復了簡單,已經回到了寧靜。

5,年輕是最大的富有,

但要倍加珍惜時光,貧窮無需害怕。
懂得培養自己,懂得什麼是貴重物品,
懂得該投資什麼,懂得該在哪裡節約,
這是整個過程的關鍵。

6,錢要花的有品味

別亂買衣服,少買一點,
但是可以買幾件很有品味的。
多在外面吃飯,要吃就請客,
要請,就請比自己更有夢想、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7,錢是用來實現夢想

一旦生活需要的錢已經夠了,
最大的快樂,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夢想,
去放開你的翅膀大膽地實現,超越夢想!
去讓生命經歷不一樣的旅程。


即使成功了也不要迷失

家人才是我們最該愛的人。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太依賴網路會害到自己

太依賴網路會害到自己

原罪
  1. 依賴Google大神無所不能
  2. 文章斷章取義缺乏結構性
  3. 網路無邊無際容易受誘惑
  4. 如果自信不夠容易變沮喪
  5. 內心想受關注的期待受傷
解決之道
  1.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 管別人怎樣想
  3. 從小而大
  4. 知道自己要什麼
  5. 堅持做自己

所以做自己很難
更難就是堅持
堅持做自己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有沒有想過自己一輩子可以賺多少錢呢? 到65歲時

今天無聊精算一下收入與支出狀況(到65歲時)
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情
就是如果要保持過現在這樣的生活
真的會有危機
到底要開源還是節流呢?

只能說現在七年級生真的非常可憐
有工作做得半死,完全不知道未來,普遍年收差不多 400 ~ 1KK
但每過工作及家庭與生活背景迥異
所以收入固定狀況下
支出狀況也差異頗大
據我了解如果收入越高的人
相對有些交際支出開銷也要放更大
那...不管怎樣都要花錢入不敷出(哭)

最後要怎樣才能夠扭轉人生??

被動收入(投資??)

主動收入upup(創業??)

領固定死薪水真的最後幫到的是老闆
因為自己腦袋所知道所了解真的非常的少
白天被榨壓到極致更慘的晚上繼續與假日拼命加班
卻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
只為了比同僚有更多一點點收入繼續投資精力在公司上
老闆不知道是真的有收入變高嗎
還是覺得反正養你你拼命本是義務
但是有時候常常所拚的根本不是那件事情上的"重點" 不是嗎??

怪不得現在沒人敢生小孩
如果看得夠清楚,是絕對養不起的
夢想很美好可是現實真的非常的現實
為五斗米折腰
折到腰都不知道靠到哪邊去了
可是沒有想法真的不知道出路在哪呢?
當然目前我打這篇也是狗屎
主要是關於自己的思考過程中有些奇怪的感覺罷了!

但想想我這種規劃是一種很愜意很輕鬆
在65歲時雖然只剩下幾十萬
但還有勞保(如果勞保局或國民年金沒騙人的話)
還有家中留下財產(如果家人願意給的話)
還有另一伴財產(如果他花錢不是像水流的話)
還有一卷在手希望無窮的話...

還是有機會翻身的,當然健康無價,用錢都買不到!
健康規劃雖然殘留金額不多,但是健康滿大的機率可以顧到的

藏一些,也偷漏一些目前的規劃,參考就好了!





在職場中低潮時所要想的是...

同事被裁員,心情非常不好,開始質疑是不是自己那裡有問題,才會被老闆請走路。
我在一旁看得很無奈。
分析情況,他被請走根本和他能力強弱還是人緣好壞一點關係也沒有。
部門就那幾個人,他薪水最高,工作性質瑣碎重複,雖需用腦也需要專業知識,但老闆認為不需要請一個能力那麼好的人付那麼高的薪水,找個免費想拿經驗的工讀生就可以了,於是就把同事裁掉。
那同事人緣很好,大家都喜歡他,但老闆覺得他拿的錢多,所以不管免費工讀生做出來的品質會有多糟糕,錢會說話,還是要他走。
他什麼也沒有做錯。

他走了之後所有事情都堆到我頭上,讓我做到想跳樓,而且還不加薪,那是後話。
但看著看著,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都是非戰之罪。
例如當員工當得好好的,沒有遲到早退,工作迅速不出錯,但老闆兒子畢業出來,老闆想安插他進公司,就只好被遣散。
或像我同事那樣,老闆根本搞不清楚他的工作有多繁雜,覺得誰都可以做,找個高中生也無所謂,他做得再好老闆也不知道,一樣要他走。
更慘的例子,妻子當得好好的,小孩照顧妥當,親戚打點服貼,並且照樣工作分擔開銷,但老公對年輕美眉興趣多些,就被換妻休掉。
這簡直是沒道理。

越看越多,反而事情會越看越淡。
不再會對事情耿耿於懷,鑽牛角尖,覺得自己什麼地方不好,然後喪失自信。
真的,就算我那同事是世界上一等一的頂尖天才,到了我老闆面前,老闆照樣會嫌棄他價碼高,公司根本不需要,然後將他棄之如敝屣呀。

有些時候是不能想太多的。
這世界上沒有一定怎樣就怎樣的事。
功課好不一定有好出路,工作不出錯也不一定不被裁員,賢妻也不一定老公就不會移情別戀,大美女也不一定感情一帆風順,人緣好也不一定官運亨通。
當然,錢的聲音最大,能幫老闆賺錢,老闆都得讓你三分。
但你最好期盼自己永遠有那本事保持業績不墜。

在這無奈且不公平的現實下,也只能努力讓自己有賺錢的本事。
這樣起碼要是下一個被請出的是自己,也有辦法迅速找到工作,不用睡到街上去。
沒有別的選擇,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永遠保持正面思考,永遠相信自己的能力,然後努力求進步。
如果在面對無常人生,讓自己在遇到倒楣事時,不停自責自哀,開始迷惘,喪失走下去重新振作的自信,這才叫真正的大錯特錯吧。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實力重要還是關係重要?



每次遇到家裡有背景,能靠關係就比別人少奮鬥十年的人,就會覺得上天真不公平。

好位置,好機會,似乎常被這種人搶去。

像我這樣父母都是基層公務員,沒有背景的人,得比他們努力個十倍,才有可能得到他們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東西。



我看過最不要臉的例子,是個家有公司的小開靠爸族。

他活到四十歲,從來不用上班,永遠都在海邊度假,薪水卻是我的好幾倍,還跟我說:「我覺得你們這些人營營碌碌,活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我替你們感到可悲。」

雖然心底會看不起他們這種廢人,但事實是,論學歷,論經驗,論做事能力,我們什麼都比他們強,但到頭來報酬就是比他們少。

這讓人不得不開始質疑,那麼努力培養實力到底有什麼意義?

打人脈,拉好關係不就好了?

這樣還有可能一步登天。



後來工作久了才發現,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尤其是在法制的西方國家,其實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用。

家裡有錢到某個地步,也許可以保證一輩子不會餓死,但,也僅此而已。



那位公子哥兒,每次老爸要訓練他接手公司他都搞砸,最後只好被閒置在家中拿白薪。

而他的兄弟有野心,沒能力,一輩子沒在外面工作過,最後也只是在老爸公司做個閒差,擺擺老闆架子。

他老爸真正重要的事並不敢讓他去負責。

兄弟兩人錢是拿得不少,但他們家也沒有錢到那個地步,老爸一死,只怕會無以為繼。



這時,實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單靠關係上了位,沒有實力,也是做不長的。

想當初,我靠前任推薦我到之前的公司工作,公司財務狀況不好,狂裁員,要是我沒有工作能力,就算有人推薦,我一樣會被裁掉。

而有工作能力的話,公司倒了也不用怕,實力是自己的,不難找到其他飯碗。

我看公司快不行了,出去投履歷,兩週之內拿到五個錄用通知,幾乎百發百中,就算不是啥高位,起碼不需要有富爸爸就能活得不錯,甚至還有挑工作的自由。

而且自己努力收穫的那種成就感,不是吃好住好有人餵養就能輕易得到的。



實力占八成,關係只是讓你如虎添翼。

所以說關係是實力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

例如要是我空有能力,但沒有前任介紹工作,人家老闆也不會知道我這號人物。

但靠人舉薦後,你本身必須是頭虎,不能是隻病貓。

要是你是個扶不起的阿斗,靠關係拿到整片江山,這江山大概也會斷送在你手上。

沒有實力還是行不通的。

根基不穩,不會長久。

因此,打關係做人情時,別忘了要充實自己,讓自己擁有就算不靠關係也能把事做好的實力。

這樣,你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誰也搶不走的成功。

改變命運的觀念(李嘉誠)


改變命運的觀念(李嘉誠說的...)


1.微笑面對任何困境
困境已經很辛苦了,人生很短笑與不笑只是一種選擇而已。
2.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每個時刻只能夠專心做一件事情,有人說可以同時兼做二件事,那他是誇大了。
3.比大多數人勤奮
天才也是不斷在學習,自己而非天才所以更要勤奮。
4.時間比金錢重要
Time is money? ... 原來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5.養成好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一個習慣要14天才能夠養成,持續進行認為好的習慣吧。
6.不斷與人性弱點鬥爭
這應該指的是人的惰性、貪性、忌妒心之類的,保持善念,追求正向。
7.天才都是有心人
要設定目標,執行、修正、收穫,得到成就感。 
不知到另一個反向就是說蠢材就是無心人嗎?
8.機會無大小,只有時間早晚;永遠不嫌棄小機會
就跟第二點所說一樣做好每一件小事嗎? 換句話說就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如何準備好就是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才可能過目不忘,容易觸類旁通。
9.等待大機會是痴心妄想
所以大機會是不存在的嗎? 而是不斷地觀察小機會,順水推舟或者埋下的種子時間到的時候收成嗎?  
機會不等人,原來都只是很多很多的小機會要把握。 
10.堅持不懈鍛煉身體
身體好身體自然就會好,可是身體有分為生理跟心裡兩方面,都要鍛鍊嗎? 
但是生理好才有體力吧!

電池量測電量方法,電壓偵測法(電壓)及庫倫計量法(電流)


電壓偵測法


 首先先說明電壓偵測法,電壓偵測法所依循的理論是:
當電池內的電量逐漸耗用減少時,其供電的輸出電壓準位也會逐漸降低,雖然這樣的壓降幅度極小,但確實有此現象。

 電壓偵測法所要偵測的正是電池的供電電壓、輸出電壓,以此來研判電池內還有多少剩餘電量,先用精密的類比取樣電路偵測到電壓後,將類比電壓值轉換成數位數值,然後將數值進行查表比對,表格的對應資料在過去就已經先行完成,即是對「多少的輸出電壓準位時電池內約有多少剩餘電量」進行觀察與對應記錄,記錄即成為對應表,透過電壓的取樣偵測、類比數位轉換、對應查表,如此就可以得知剩餘電量。

 電壓偵測法對電量的認知完全來自供電電壓的輸出值,但這是不足夠的,最初的電壓-電量對應表的觀察與建立,是以全新的電池、恆溫控制的環境下所完成的記錄,但現實使用中電池會因充放電次數而逐漸老化(Aging),此外使用場合的溫度(Temprature)也不可能保持恆定,加上產品操作使用時的電能消耗也非恆定,尖峰密集使用會使放電率(Discharge Rate)增快,反之則減少,再加上今日行動產品都講究智慧型省電,不同運作模式下更是有不同的功耗用電量。然而很不幸的,供電輸出電壓的準位,會受老化、溫度、放電率等因素所影響,進而造成誤差。

 這三項因素隨時都在影響電壓的輸出準位值,且這三項因素不是不能控制就是控制可行性極低,或控制代價頗大,例如沒有人能讓(充電)電池只消耗使用卻不用老化,也不太可能在產品內部實現恆溫設計及恆電流的進行電能耗用。所以,理想環境下所觀察記錄的對應表並無法反應現實情況,且誤差的幅度頗大,因此才有人提出修正補強的方法。

有關電池管理的電子設計,過往以來多半偏重在充放電的層面,如何更加飽充、快充、耐充(別過度折損電池允許的充放電次數及壽命),近年來因鋰電池的普及運用也開始重視電池安全保護,以免因過充導致過熱融穿產品外殼,或導致燃燒,更有甚者會爆炸。但如今消費者意識也迫此業者重視電量指示與電池辨識等其他項。圖為德州儀器(TI)的電池驗證晶片:bq26100(bq指的是Benchmarq公司,已併入TI)的典型應用電路設計。(資料來源:TI.com)


庫倫計量法

很明顯的,電壓偵測法可以說是「實現成本低但精準代價高」,所以也有業者認為改行他法才是根本之道,所以提倡庫倫計量法。

 所謂庫倫計量法,「庫倫」指的正是電量的單位:Coulomb,庫倫法其實是在電池供電輸出與耗用電能的負載間再進行一個分流設計通常是再並聯一個電阻偵測上即是偵測該新增電阻的兩端壓降從而得知流經此電阻的電流量,得知電流量也等於知道了流經的電量(流過了多少個「庫倫」)。

 由於此段分接的電流流量等於是產品內整體電路運作負載在功耗用電上的縮小取樣,因此不斷偵測此電阻的電流流經量,並將多次流經量的取樣結果進行累計累加(即是對時間進行積分),就可以知道到底耗用了多少的電能,以及電池內應該還有多少剩餘電力。

 庫倫法完全只針對實際的電流量來進行取樣偵測與累計,而不用去理會溫度等其他因素,溫度增減整體負載電阻與新增的偵測電阻是一同增減,而且新增的偵測電阻與整體負載電阻間的阻值比率、電流量比率也都不會改變,所以可以一直維持著精準度。唯一還要持續擔心的是電池的老化問題,老化後的電池其電存空間也會降低,這點依然會影響庫倫法的準確性,以下將會對此進行更多說明。

 庫倫法有精準優點,但相對的麻煩即是偵測電路較複雜,而且為了能精準偵測縮小版的電流量多半必須使用較精密的電阻,連帶的成本也會增加,不過這些都可以逐漸克服,一方面用配套設計的技術來克服,另一方面則如前所述:以營運上的產銷手段來補足,透過採行用量的增加,以量價均攤的方式讓庫倫法可以更普及。

 附註:部分文章也稱「電壓偵測法」為「以電壓為基礎」的電量探測法,而將「庫倫計量法」稱為「以電流為基礎」的電量探測法。


USB電流檢測器

別讓沒自信,壓抑了好實力 ~ 相信自己,你就能成就任何事

為什麼成功人士看起來都自信滿滿?你也曾感嘆沒自信壓抑了你的好實力嗎?事實上,自信不必是天生的,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給或旁人給,增強自信心。
有自信的人總是能夠從自己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突破自我極限,就像在潛能前面放了一面「凸透鏡」,讓成就產生「放大效果」。
一旦有了自信,不但可以克服自卑心理,還能產生挑戰一切的勇氣、扛起更大的風險,幫助我們達到超乎想像的成就。
被《財星》(Fortune)雜誌譽為「20世紀最佳經理人」的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1960年從基層工程師做起,32歲爬上大位,成為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1981年接任總裁和執行長,在位20年間,帶領奇異熬過1980年代的經濟不景氣,成功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公司市值更從139億美元飆升到4900多億美元,足足成長35倍。
聽到了這些豐功偉績之後,你想像威爾許大概是什麼樣個性的人?或者再問得廣泛一點,你認為你心目中的成功人士,應該都會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如果你的答案當中,有一個是「自信滿滿」,先看看威爾許的故事。

自信可以後天賦予,克服自卑、挑戰不可能

一直到讀大學時,威爾許每次到餐廳買鮪魚三明治,都會收到兩份餐點,因為他從小就口吃,每次點餐時,都會把「tuna sandwich」(鮪魚三明治)講成「tu-tuna sandwiches」,讓服務生聽成「two tuna sandwiches」(兩份鮪魚三明治)。
甚至後來當上了奇異總裁,這個毛病依舊困擾著他。威爾許在自傳《jack》中寫道:「表面上,我看起來相當自信⋯⋯然而我心裡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在群眾面前,我必須跟自己的語言障礙搏鬥。」
威爾許用來跟自己的缺陷搏鬥的武器,正是母親從小灌注給他的自信心。
「那是因為你太聰明了,舌頭跟不上你大腦思考的速度。」自小到大,母親總是這樣安慰兒子。
甚至直到幾十年之後,威爾許在翻看童年照片時,才發現自己雖然在球隊中總是最矮、最嬌小的一個,卻未曾因此而自卑。「母親給予我的禮物中,最珍貴的一件,或許是我的自信心,讓我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
威爾許親身經歷說明了,自信不必是天生的,人們可以透過自己給或旁人給,增強自信心。一旦有了自信,你不但可以克服自卑心理,甚至還能產生挑戰一切的勇氣、扛起更大的風險,幫助你達到超乎想像的成就。

自信是潛能放大鏡,沒信心會掩蓋原有實力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將自信心形容為個人潛能的「放大鏡」。有自信的人總是能夠從自己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突破自我極限,就像在潛能前面放了一面「凸透鏡」,讓成就產生「放大效果」。
反之,如果因為缺乏自信而無法察覺自身潛能,或是不善於發揮才能,就好比故意讓自己站在「凹透鏡」前,讓自己天生的潛能被「縮小」。
一個人自信與否,也可能導向天壤之別的成敗結局。李開復說,自信的人敢於嘗試新領域、挑戰自我,因此成功機率更高,性格也更樂觀、有信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自卑的人則因為恐懼失敗,凡事畏首畏尾,難以體驗成功的快樂,由此變得更加消極自卑,與前者產生截然不同的自信循環。

點圖可放大

圖說明

自信強過能力的人,比實力強過自信的人升遷更快?

而自信與成功的關聯,甚至已獲得心理學界的證實。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心理學教授卡麥隆‧安德森(Cameron Anderson)長年研究信心與能力的關係。他列出一份歷史人物與事件的清單(其中
包含一些似是而非的偽選項),找來242位學生,請他們選出聽過的人名或事件。
結果,學生「勾出偽選項的數目」與「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的程度有關。過度自信的學生能夠毫不質疑地勾選偽選項,意味著他們不僅能力較差,還愛不懂裝懂。不過,安德森後來更意外地發現,勾選最多偽選項的人在同儕裡反而更受尊敬、一呼百諾,大大顛覆了一般人的假想:原來成功跟信心比較有關,跟能力比較無關。
對於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來說,這個結論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你可以問問自己,比較容易被表達清楚、不卑不亢,態度肯定,對自己的不足坦承不諱的人所吸引,還是容易緊張、支支吾吾、太卑躬屈膝的人?
安德森進一步解釋,這個發現也說明了為何我們身旁那些能力較差的人,反而可以更快獲得升遷?「在其他人眼中,他們的一言一行充滿自信。到底有無實力?似乎不是這麼重要了。」

轉載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461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水晶石英玻璃 傻傻分不清嗎?

主要是各其晶體結構不同

石英 : 純的二氧化矽










水晶 : 有規則形狀的結晶型態二氧化矽


玻璃 : 二氧化矽、矽酸鈉、矽酸鈣的混合物



摯友,現在是朋友但有些小疙瘩,就不是了嗎?

我是一個很愛生悶氣的人。
去年 9 月,我造訪了德國友人約克韋伯(Joerg Weber),我們一路從薩爾茲堡開車,途經國王湖,直搗卡魯斯厄爾(Karlsruhe)造訪了他的雙親,最後回到斯圖加特(Stuttgart)。記得最後一天要離開斯城前,我默默地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回台之後,再也不要主動與約克聯繫了。(編按:天蠍座到底要什麼時候才會願意學會溝通呢?)
我和約克認識已經 13 年,經歷了人格還在形塑的大學年代以及出社會後的震盪歷練期,我從一個覺得跟白人當朋友很虛榮的戲劇系大二生,逐步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以及和約克對話的方式。
我以為。
約克是一個很需要自己空間和時間的人,我其實也是。所以旅行時,任何他的疑難雜症對我來說都是可以理解的。舉凡他事先聲明「在你來訪時,我可能會需要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啊。」這種對某些人可能會倍感冒犯的話,我都不以為意。
我以為。
剛抵達他在斯圖加特公寓的下午,他說他想要練唱,問我能不能離開公寓一下。我說:「如果我到另外一個房間,可以嗎?」他說:「恐怕不行,如果我知道有人在聽我練習,我不太能專注,抱歉,真的。」
其實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我著實有點累了,加上又是第一次到斯城,我當時只想待在家裡面放鬆,但既然約克都要求了,我當然也沒那麼不識相,便帶著疲憊的身軀到城裏晃,依規定時間回到家中。沒想到約克又把原本計畫好的隔日行程,全都做了調整。
「蔡柏,因為下週就要開學了,我突然發現我還有很多事情尚未處理,所以明天可能無法帶你去你那些地方,機場可能也要你自己去了,抱歉。」約克說。
「但是你看,我已經幫你查好所有的火車時刻表,還有你會需要用到的地鐵圖路線,」約克拿出兩張記滿清楚筆記的紙,如大部份的德國人,他有系統又整齊地標記所有的注意事項。
其實當下我有一條神經赫然崩斷,但天蠍座是不會讓人輕易看穿我們的脆弱的。(編按:停止代表天蠍座發言!)所以小胖我立即用蠻不在乎的語氣回覆說:「沒關係啊,我很獨立,我自己來就可以。」
我說謊。
小胖潛在的台灣性格在心中大吼:「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嗎?我也不過待兩天而已,你有這麼忙嗎?你有時間把路線和時刻表都查出來還畫重點,然後沒有時間陪我?你認真的嗎?」(編按:你真的是公主病耶,人家就是忙啊?)
隔天一早,我逞強地背著過重的背包,想要自己一個人走去捷運站,然後轉車到機場。約克堅持陪我走到捷運站,我壞心地想:「你這樣做只是讓你自己不要那麼愧疚吧?哼。」
跟他揮別的那一刻(是的,我連擁抱都不想給),我做了一個決定,我不要再花這麼多精神在他身上了。(編按:你是投資的概念?)我不想要當那一個,好像你有時間才要理我,沒有時間我就不重要的人。(編按:未免太像在談戀愛?)
回到台北,我停止和約克在 Whatsapp 上面的對話,即便他傳了問候,我也全部冷處理。我刻意地,把過去的聊天記錄封存起來,眼不見為淨(編按:你好幼稚。)
直到某一天,我對近期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作品:《華沙生還者》裡面的德文台詞有些疑問,便傳了訊息給他:「嗨,約克,可以請教你幾個德文的問題嗎?」(編按:你自己還不是有需要的時候才找別人,照照鏡子好嗎?)
身為中學老師的他回說:「當然可以,請說。」
於是我就唸了一輪曲目中的德文給他聽。出乎意料之外地,約克回了 6 個,每一個長達 6 分鐘的語音訊息給我。第一個訊息的開頭是這樣的:「呃,蔡柏,千萬不要覺得被冒犯,因為你問我德文的發音問題,加上你又是演員,所以我會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要求你。你現在的德文發音完全不行,句子的抑揚頓挫完全沒有,重音也是錯的。身為一個德國觀眾,我會對你的表現感到難堪和莫名其妙。」
「但沒關係,準備好了嗎?來,我們一個一個來解決。」他說。然後他就鉅、細、靡、遺地,嚴格要求我聽完他的筆記,馬上回傳錄音檔,他立即與我檢討修正。
就這樣,在這一波的語言學習裡,我們重新找到了某種連結,這個連結,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火花。
我是多麽幸褔啊,有一個朋友可以對自己這麼誠實,又能如此嚴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他是「對事不對人」。但猛然回想,此刻約克讓我極為激賞的「優點」直言、誠實、有組織、善規劃、理性分析…等,不正是當初把我逼到斷線的「缺點」嗎?
我怎能如此任性,只願享受某種特質的光華,卻不願意承受該特質潛在的其他面向?這樣,不是很自私嗎?況且,他何嘗不也是真的把我當朋友,才對我如此坦誠心中的想法呢?
我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約克了,然而我發現,我們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我們總是在友情的時間軸上,帶著信念和包容,肩並肩,攜手朝著同一個方向邁進著。
邊走,邊學,邊感受。
記得希臘摯友阿希當上父親的那年暑假,我到雅典拜訪他,結果他因為老婆需要多休息及陪伴,只擠得出一個小空檔與我見面。說實話,當時我也是不悅的,好歹我從台灣飛去看他啊?(編按:有了家庭真的很不一樣,你們單身的人不懂。)
從前我倆在倫敦念書時,天天膩在一起,吃飯、唱歌、創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你有了家庭,我想要花個一天都有困難?
但後來我在那一個小空檔裡,把這個我覺得「回不去了」的心結談開了。因為是朋友,所以要談,因為在乎,所以更要堅定溫柔地談。我心裡知道,這段友誼只有兩種走法:一種就是我慢慢淡出,回歸仍舊單身的友人群中,或者——選擇一起成長,並肩前進,陪伴他一起學習如何當一對好的父母親。這個走法的過程裡,勢必會經歷些許失落和不解,但,只要我們真的在乎,就更不能輕易放棄,不是嗎?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面啊。總不能只想要好的,不好的就視若無睹或避之唯恐不及吧?
雖然我還是很愛生悶氣就是了。(攤手)

人與人相處之道,真的好奇怪~
在故事在我看來就是這朋友是有能力的人
他對自己的時間非常寶貴凌駕於朋友之上
或許這德國朋友對台灣朋友只是把時間看得比朋友重要
可是一旦人把心思花在生悶氣在乎他人身上
隨著時間推演
把時間花在成長的人
是最後投資最正確的人
只是顯得很冷冰冰冷淡
可是德國朋友真的沒生氣嗎沒察覺嗎?
不同價值觀對待所有人事物真的非常有差異性阿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核心價值(FAE)

不論從事任何事都必須要有核心價值
所謂核心?
如果要成為一個廚師,那他的最初為何要成為廚師呢?
為了做菜給別人吃,看到滿意的表情甚至誇獎?
還是因為背景關係,不得不做這比較容易入手的方向?
民以食為天能想到就是賣吃的?
可能還有很多原因諸如此類的~~~
想到自己目前所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就是我的核心在哪?
工程師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嗎?
只是為了得到相對應的薪水嗎?
原本原本為了導向這FAE機會
從小小的助理工程師>到客服工程師>業務工程師>FAE
如果有機會得到FAE
或許一切就算是順遂的了
只是我專業到底夠不夠呢?
FAE核心價值在哪?
做業務與技術橋梁嗎???

以下轉貼網路所得到的知識:

有一類工程師介紹給各位認識,俗稱應用工程師 FAE (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工作性質雷同於客服工程師解答一般產品售後使用上的問題。

像我們電子研發工程師,經常要向一些廠商索取電子零件樣品來研究設計,有的零組件功能非常複雜,比如韌體工程師所使用的 MCU 微電腦控制器,一般業務工程師 (Sales Engineer) 遇到深入艱難的技術問題時,通常會請求這些 FAE 來協助支援。

業務工程師主要著重處理客戶的探詢價格、索取樣品、訂貨交貨等事宜;

應用工程師則偏重在客戶產品設計應用問題的答覆、協助該零組件交貨後於客戶生產時發生問題的處理,有的公司甚至請業務接案子回來給 FAE 為客戶設計。

業務工程師幾乎每天都會外出拜訪客戶,而 FAE 則有較多時間留在辦公室處理客戶來電技術問題洽詢,但也有機會隨同 Sales 拜訪客戶,對客戶教育訓練或當場解決客戶難解的問題。

FAE 要能回覆客戶問題前,必須對自家產品非常精熟,也就是剛到職時以最短的時間學會相關知識,研發工程師來電詢問各類奇奇怪怪的問題時,有辦法當時立即解惑,算是一等的 FAE;次等的是,他記下問題查查看再回覆;再次之的是,跑一趟客戶辦公室協助問題解決;最差的是,無法幫客戶解決問題,客戶自行解決。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外行人看別人的工作蠻輕鬆簡單,實際上親自體會才知甘苦。這種工作可以經常與人接觸並且觸及一些技術,對於樂於解答他人問題的人,是一份快樂的顧問工作,比較沒有研發日程壓力 (若有包攬客戶專案例外),甚至可以到處看看各個產業前景,做為下一份工作的試金石。但是也必須常常面對客戶永無止境的白痴問題,同樣的事每個客戶都在問,你必須回答成千上百次同樣的答案,沒有耐性是不行的,除了讓你心生厭煩,並可能會沒有成就感。

如果是代理外國產品外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原廠會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訓練和原文資料,FAE 必須儘快學習吸收,才能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
以個人多年的研發工作經歷觀察,常常有研發轉職到 FAE,或是 FAE 回鍋研發,這些轉職的人是怎麼思考生涯規劃的呢?由於研發工作有時枯燥乏味比較不需太多人際互動,因此有些人想 FAE 是一份技術與人際兼顧的工作,並且可以看看外面五花八門的世界,所以欣然接受挑戰。但是回鍋研發的人,則是發現自己的設計技術在退化,原廠研發會保留一些產品核心技術,FAE 只能接觸皮毛的應用知識,而無法深入探究。另外 FAE 的工作考績很難打,Sales 賣出多少東西一目瞭然,研發工作也是,產品能設計出來被生產製造,這些都是考績加分的依據,但是要依什麼指標評判 FAE 的工作重要性?所以調薪加薪不多,產品銷售不好,也有被裁員的風險,所以許多工程師做個幾年就會換工作,但是技術退化、年紀漸增,都不利於再投入研發職場的工作,所以像我這種找人條件嚴苛就不易過關。


所以核心價值要好好想想呢:
  • 3/20可以持續思考這問題
  • 持續想這工作內容跟我任何相關性


做人做事的心態

今天利用Cindy剪頭髮期間
與蜜月時好友用LINE聊天
發現人與人之間可以直接說
對方也不是只給正面或者反面回饋
而是實實在在的聊著天
說著自己願景以及目標
真的是唷~~~
要堅持自己所想所要
就努力達到不就好了嗎?
可是人生性懶惰
一旦要做一件手上不是習慣的事情
就會有拖的心理
讓自己裹足不前
這時就要有勇氣先去嘗試
慢慢從走著走
或許等等效率就更高了!
回到住處看到媽媽傳來訊息
說高腳盒喜餅收到
看來他們真的是很會做人阿
要好好學習這種心態~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做事必須搞清楚的10個順序


做事情先後順序很重要
真的非常重要
在網路上找到這簡單幾句警語
李嘉誠先生可以有現在成就
有一才有二
別先做二啊!

2016年新的開始

之前都是用Xuite寫網誌
發現哪邊廣告置入太多了
感覺無美感又非常差勁現在想要讓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收斂
而飛過了就沒有紀錄
所以開啟這篇讓自己有一種小動力
花小小的力氣紀錄生活的每個時刻
檢視每天並且將自己修正的理想狀態
如果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這篇所開起就非常有意義
就像紀錄寫生活般開啟這篇故事

故事開始...
阿爾卑斯湖